惠小助线报机器人为您实时提供全网最新羊毛活动线报网

都说房子-我也来灌水说说房子

只要是让你充钱的100%都是骗子,切记不要充1分钱!

老家18线小镇,但是是省试验区,直属地级市管辖,挂牌试验区,挺好的一个小镇。

09年从学校出来到省会,一转眼10来年了。感触最深的就是做了快10年地产有关的事情,感觉还是看不懂房价。

就散乱的说说自己的例子和想法吧:

-----------

1)12年的时候,刚出学校没几年,穷,但是因为老丈人说买房才给结婚,就拉下脸找了父母筹钱在省会买了房,其实家里境况一般,万幸丈人也很好,还支持一部分首付,单价5300下狠心定了房。现在看,厉害了,最高峰时候市价2w一平左右,现在1万7到1万8左右(朋友刚卖的同小区房子)

要说房子涨的厉害吗?是真厉害,一直庆幸当初买房了,往后基本一年一个价。

一个是去年19年底的时候,老家买了父母养老的小洋房,单价5400,是二手房,一房东是18年初开盘买的,现在现房了,买的时候就是5400,现在转手还是5400,是的,一分钱没涨,(原房主还没收房,开发商直更名),对于一房东来说,隔了两年,一分没赚,钱还贬值了,就是亏,利息都没搞到。还有一个情况是,我老家亲戚是7,8年前买的附近房子4000,后来16,17时候想卖卖不掉,当然现在也涨了一些,但是价格也就在5000不到这样。

要说房子涨了吗?算是资金成本,货币贬值,还真等于没涨。

感觉房子涨价不涨价,还是和地域有很强的关联,资源多的城市房,学区房,别墅房和资源少的,不发达地区房子的价格走势,还是两级分化为主。

-----------

2)还有一个是省会这边,我本身做工业地产,17年时候,公司开发的标准厂房售价3500左右(一楼厂房,楼上2800左右),当时想着要不要自己屯一套以后转让,但是后来我没搞,因为厂房面积大,要的钱太多,想抵押住宅买,考虑一家老小不敢弄。后来半年一涨,直到现在5500到5800左右(一楼厂房,楼上3500左右),要细算时间和涨幅,真的不低了。

后来呢,18年时候买了一个公寓,当时是7600,同城的住宅都1万多左右,心想公寓怎么这么便宜,就买了。结果18年底的时候旁边有个同类型的公寓一口价清盘全款5600一平,有点懵逼,有点遗憾,但是不后悔,因为感觉自己本来就看不懂房价,没本事挣炒房的钱,就当存款了。(能想的开估计还有原因是18年底qb崩盘了,我一分没跑出来,当时心思全在那上面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涨价的我没弄,跌价的我赶上了。

所以感觉即使同在一个地域同一个城市,也不是同涨同跌的,也是要看具体的业态、配套和区域规划。

3)经过这些之后,我就觉得房子价格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去分析、不要猜测要涨要跌再去买房,量力而为,有钱就买,没钱不买。闲钱有地方去不买,闲钱没地方去就买。考虑太多、想太多没用,每种情况都不一样。

-----------

题外说一些:有个朋友当年在房市大涨前把省会的房子卖了,回了地级市,当时后面2年我一直感觉他挺亏的,自己还略带庆幸。直到前阵子有一天我午睡梦到自己和爱人很自在的在一个繁华盛开的地方嬉戏,醒了之后特别失落,感觉那个朋友做法可能是对的,现在人家没有房贷,还有闲钱理财,工作发展也是一路顺畅,真正算是有了自己的生活,在当地也算是一个体面的人。

而反观自身就是一个挣钱机器,城市里面为了房贷和三餐还有孩子教育、老人的养老而奔波,18年就买的旅行服务,直到今年淘宝客服提示服务超期取消,都没成行,活的跟个狗一样。就好比今年这个年,人家盼着休息,我盼着上班,不干活就惶恐,怕被甩下车。

感觉作为一个小镇出来的普通人,背上扎根城市的包袱压力太大了,几十年的房贷,一辈子都在还账,自己的自由生活完全没有了,不能自在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很辛苦。唯一的寄托就是给下一代铺点路,让下一代过的更好点。

要说我也考虑过回去老家,但是心里真的接受不了,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就是努力向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改,能不在乎别人眼光自主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人真的不多。其实后来说不定有自己选择决心的人,反而过的更好,比如我那朋友。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有活力的人,如果能有选择,尽力不要选择给自己太大的房子压力,哪里适合自己就去哪里,买自己能买的起的房,做能自己愿意做的事,活着还是开心最重要。

相关主题: 下一个自己

微信公众号:赚客撸羊毛

最大线报网站